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听程老讲故事】之求学的艰辛
分享到:
作者:张玲  发布时间:2018-12-07 08:48:36 打印 字号: | |
  不经历磨练,怎能化茧成碟!

通过第一篇“初识程老”对罗平县人民法院前副院长程兴亚同志的介绍,想必大家对这位老干部那精彩的人生经历更为好奇,各位看官,稍安勿躁,请跟随我们的脚步,听程老娓娓道来……

我的家乡鲁西村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那里居住着汉族和彝族,全村有近百户人家,乡亲们都勤劳善良且忠厚。当时家乡的文化水平较周围村寨更高些,甚至离我们村数里远的地方都知道鲁西这个地方出人才,出去参加工作的人也最多,有的在部队是劳改干部,有的在地方任县级干部,最出名的还是个飞行员!

说着,程老脸上那渐渐展开的笑容,犹如他的经历一般,在历经了岁月的沉淀后,油然而然地绽放着,就是那种‘今日我以家乡为荣,他日家乡以我为荣’的闪耀。

虽然村子出文化人多,但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出生于“大家庭”的人来说,能够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家里有二十多口人,上有老下有小的,且那时候正逢国家搞大跃进时期,集体吃大锅饭,家庭内部不准独自生火,其实家里面也没有粮食,一大家子生活,每天只有两顿饭,其中有一顿还是稀饭,如果遇上哪天下雨路滑,不小心把饭给洒了,那全家老小就都得饿肚子。

后来分家了,我父母带着我兄弟四人和两个妹妹独自生活,生活条件也没有多大改善,依然非常艰苦,“粗茶淡饭”依旧吃不起,更不要说是吃大米饭了,吃米饭,那是家庭条件非常好的人家才有的;在穿着上,反正兄弟姐妹多,衣服也就是大的穿了,缝缝补补再给小的穿,一年一年地往下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话一点也不假。

从我有记忆开始,感觉自己就是这样一直保持着瘦弱小巧的身形,现在想想也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出生在那个年代而造就的。所以说,在这种环境下可以读书,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话音刚落,程老眼眸越发深邃,眼角紧收,有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从眼眸到上额,渐变成一条重叠的皱褶,皱褶里印影着一种对当时穷困社会的无奈,对家庭贫困现实的无奈,看着程老那深深的皱褶与时明时晦的瞳仁我突然理解了恶劣生活环境中程老的束手无策。

终于,自己可以上学读书了,但父母忙着各种活计根本无暇顾及我,吃穿住及学习都要靠自己。读书时每顿饭都是自己下学后赶时间烧火做的,有时候动作慢点或是烧火烧得慢,快上课了都还没吃上饭,只能饿着肚子接着上课。

记得有一回,我和要好的同学去学校旁的田埂边捡掉落的蚕豆吃,突然,离我们不远处的一匹马冲过来咬向我的右肩膀,顿时鲜血直流,疼得厉害!同学赶忙把我送回学校,学校也没有什么可用的药材,只能用消炎粉简单地涂抹,然后老师用她的手帕做简单包扎,就是直到今天,伤疤都还在我肩膀上,有一大块。

这时,程老不由扬起左手,拍了拍右肩,仿佛那事迹还恍如昨日,疼痛未消,而创伤也像是已经从纹理到皮肉直烙在心底,伴随着他的一生不能痊愈。

那件事给了我很大感触,如果那时候生活条件好点,自己也就不至于去拾捡掉落在地的蚕豆充饥,唉,真的是既丢脸又弄伤了自己。正是如此,我更坚定了自己发奋读书,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读完小学,我考取了当时的罗雄农业中学,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职中,从鲁西到学校有30里路,脚起泡是常有的事。

那时候是半天读书半天劳动,每天都要把生产队里的牲畜赶到山上放养,随身带着一个响把、一件簔衣,不管天气好坏,日日如此,自己还学会了用稻草编织草鞋、犁田耙地、拨秧栽秧等农活。

听着程老的叙述,小编想想现在的孩子生活富足安逸,学习环境也甚是优越,他们没有体会过老一辈的艰苦,更不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吃苦耐劳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识而不知的词汇,以至于不能珍惜现下,真是可惜!

程老说,自己时常回顾过往求学时期的艰辛,经常会有不同的感触,但总的还是那句话,人的一生终究是平凡的,会经过很多曲折,遇到不少辛酸事,但若能坚持到最后,那就是不简单!

时间会消磨常人的精力,但对于程老,却是更能增添他的毅力。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程老,就是那么一个不甘于现状的人,一个不断努力的人。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韦凤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