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群”“一网一人”融入基层治理;“一进一访”“一问一答”进村入户说理明法化心结;“一案一课”“一站一点”线下线上解纷送法。近年来,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推进“抓前端、治未病”工作中,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把能动司法的理念、方法、作风运用到基层市域治理工作中,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打造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法院。
一个案例警醒一方群众
郭某甲和郭某乙本是亲兄弟,却因郭某甲未经其兄及另一户人家同意,在建房时占用了三家人一起修建的水泥路通道,郭某乙认为郭某甲侵犯了其相邻通行权而发生争执。
清明节前夕,富源县人民法院黄泥河法庭的法官陈夏宽带着皮尺来到两兄弟家丈量勘测。他发现,通道被占用的面积不大,不影响正常通行,但郭某甲不经对方同意擅自占用部分通道的情况属实。事已至此,若拆除墙体损失更大,于是调解建议保持现状,由郭某甲向郭某乙赔偿部分损失,但此时兄弟二人仍存在分歧。而后,陈夏宽法官推心置腹地劝解让郭家两兄弟重归于好。
“司法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保障跟到哪里。”法官加入村群网格员群体后,在开展法治宣传、线上指导人民调解、发现不稳定因素、制定应对策略的同时,还开展常态化进村入户走访,在一句牢骚中、一声抱怨里发现问题端倪、发现潜在矛盾因素和问题风险、主动协调基层综治人员开展化解干预、共同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避免纠纷成诉或引发其他严重后果。
及时发现和解决矛盾纠纷,着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化解在经常。在法官法庭进村(社)、法官进网格的过程中,还十分注重用好司法建议、对基层治理中的普遍问题的解决以及同类纠纷的化解,以点带面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综合治理,通过解决一个纠纷推动解决一类问题。
截至6月,全市两级10个法院开展校园法治课、模拟法庭、示范法庭180场次,参加师生15万余人次;到乡村、集市、田间地头巡回开庭130场、法治宣讲168场,参与市民8万余人次。
筑牢防线 守护美丽曲靖
“现在开庭!”7月6日,在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两起涉环境资源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开庭。
“就地开庭既回应了人大代表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又通过就地审理对当地群众进行环保法治宣传,强化环境诉讼意识。”沾益区人民法院珠江源环境资源审判法庭(花山法庭)庭长陈朝辉说。他介绍,为了教育警示村民保护环境,法庭主动选取典型案件,就近在村委会或案发地设置临时法庭,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旁听庭审,同时结合庭审开展以案释法活动。这是曲靖法院牢固树立“两山”理念,不断强化环境资源审判职能,创新审判工作机制,用心守护“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具体实践。
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绿水青山离不开司法护航。近年来,曲靖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支持、部门配合、社会协同”的环境治理体系,及时解决涉及环境资源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管辖问题;探索建立生态修复机制,严格审查涉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脆弱区资源开采的合规性;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运用司法手段,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充分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畅通诉讼渠道,拓展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空间,共同促进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探索公益诉讼赔偿资金管理机制,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资金支持。
曲靖中院将通过完善制度保障、优化审判职能、创新服务举措、延伸司法功能,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实现“硬指标”提升,为乡村法治建设和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保障。